艾滋病检测“窗口期”缩短一半

近期,福建一五岁女童疑似在医院输血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事件引发多方关注。根据最终调查结果,未发现相关医院、血液中心存在违规现象,女童因输入“窗口期”血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极大。

  笔者了解到,所谓艾滋病病毒“窗口期”,是指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的这段时间。近日,笔者走进血液中心,从血液核酸检测实验室,了解血液检测流程的新变化。

  核酸检测让病毒提前“现形”

  在血液中心检验科副科的引导下,笔者来到该中心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在准备间更换隔离衣帽、口罩以及鞋套后,进入实验室。

  据了解,目前实验室根据工作流程分为试剂准备、样本制备、扩增分析三个独立实验区,每个独立实验区还设置缓冲区。工作人员解释,整个实验室是负压控制,利用气压差,让气流只向一个方向吹,同时,实验物体需要通过互锁式传递窗进出,就是说每次传递物品只能打开一面玻璃,这些操作都是为了保证实验室洁净,样本不受交叉污染。

  笔者了解到,以往血液中心的血液检测流程是献血者在献血前经过初筛,合格后参与献血,采集到的血液回到血站后进行血型检测,并对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传染病进行酶免检测,合格血液可以发往临床。而新加入的核酸检测技术,则是要在以往检测基础上,对结果为阴性的血液标本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所有检测均为阴性的血液才能发往临床。

  “以艾滋病为例,窗口期一般为2周~3个月,随着检验方式的进步,核酸检测一般11天能够检测出,比传统酶免检测缩短一半时间。”郭伟鹏说,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有“窗口期”,也就是患者如果在刚刚感染后的一段时间内献血,将无法被检测出来,这样的血液一旦被输入患者体内,将发生输血性感染。

  7个月揪出8个“问题”样本

  为降低风险,今年全国所有的血站都将采取核酸检测的方法。

  其实,有些血液中心早就启用了核酸检测实验室,可针对血液中的乙肝、丙肝和艾滋三种病毒进行全面检测,将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病毒的检测“窗口期”分别由原来的56天、82天和22天缩短到34天、23天和11天,血液安全由此可得到更好保障。

  血液中心主任坦言,献血者在捐献前,采血人员都会提出不适合献血的事项,如果发生可能感染艾滋病毒的危险行为等,不支持继续献血。核酸检测只是提高检测灵敏度,缩短窗口期,输血染病的风险仍然存在。

  “市民和医疗机构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用血观念,输血只有在不得不用、在没有其他治疗手段的时候,才选择使用。”他还建议,临床上自体输血相对安全得多,自体输血可以避免血液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
(责任编辑:lg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