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女孩突发溶血,血液“稀”成粉红色,连血型都验不出来。
五一前夕,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了一名“血型不明”的急性溶血患儿,生命攸关又急需输血,这可咋办?在苏大附儿院和市中心血站的共同努力下,在最短的时间内配出了她的血型,还发现她是Rh阴性“熊猫血”。
患儿琦琦(化名)今年3岁多,被紧急送到苏大附儿院的时候,她的自主呼吸已经非常微弱。医护人员很快为琦琦复查血常规、导尿,发现孩子的尿液已呈血性,判断为急性溶血,需要立刻确定血型、组织输血。但是,琦琦的血色素已经下降到2.5克,验不出血型,“血太稀了,原本应该鲜红的血变成了淡粉红色。”苏大附儿院ICU主任医师顾凤珍说,正常人的血色素在12克以上,6克以下就很危险了。
“当时附儿院紧急来电,说这个孩子急需输血,但血型验不出来。”苏州市中心血站配型实验室主任周晓华表示,半小时后血样被送到血站。周晓华立即开始安排工作人员投入到紧张的实验中。通过检测,最终确认琦琦应该输注O型Rh阴性血。
周晓华立刻联系附儿院输血科,并指导他们进行输注洗涤红细胞(去除全部血浆和90%的白细胞及血小板)的配血实验。
非常巧合的是,在当天苏州市中心血站正好有一袋RH阴性的O型血新鲜血液正好在储存中,这袋血及时送到了儿童医院。
最终在当天傍晚时分,鲜红的血液输入琦琦体内,患儿血色素很快得到提高。目前,琪琪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呼吸机已经撤离,心跳血压也可以维持,但仍在ICU进行观察。
从诊断到治疗,整个过程真是惊心动魄,还好孩子脱离了生命危险,希望她能一切顺利,早日康复。
值得一提的是,周晓华做为苏州市中心血站配型实验室主任,承担了苏州大市范围内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病人的抗体检测、临床疑难配血等任务。工作十多年从未发生任何医疗差错,医德高尚。曾荣获“苏州好人榜”荣誉。
(责任编辑:L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