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输血专业首届毕业生 33人入输血行业

蚌埠医学院于2007年获批并招收第一届5年制临床输血方向本科生,由于输血医学未被纳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所以申报的是“医学检验临床输血方向”。我校输血专业主要招收的是安徽省内的学生,其录取分数线均与医学检验一致,就2012年的最低录取分数为527分,高于本科建档线49分。到目前为止,我院临床输血专业第一届毕业生(2007级)33名同学均已顺利毕业,其中约1/3学生考取了研究生继续深造,约1/6进入血站工作,其余学生除个别进入公司以外,均在二甲以上医院的检验科或输血科工作。

  为了保证学生的业务素养,课程体系涵盖了六个方面,分别是思想政治、人文、军事课程模块;自然科学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医学检验课程模块;输血专业课程模块及实习。课程设置有以下4个特点:

  1.在依托医学检验专业若干课程板块基础上,选择性地强化了“内、外、妇、儿”部分教学内容,为临床合理用血及指导服务提供保障。

  2.开设了“血液制品学”、 “输血技术学”、 “临床输血学”和“输血管理学”四门专业主干课程,计220多学时,保证教学重点在血液的成分及制备、献血服务、输血与检验技术、输血管理法律法规以及临床合理用血指导等内容上,进行系统化的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好的专业素养。

  3.在检验医学下的临床输血方向,检验医学的教育也是重点内容,开设了“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及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临床免疫学及检验”、“临床分子诊断学”六门检验专业课程,总计500多学时,占所有课程近15%,保证学生有较宽的就业方向。

  4.自然科学及人文素养是输血专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内容。但由于学时有限,很多内容无法纳入正常课堂教学,作为补充,学院针对输血方向学生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如职业道德与修养、大学生心理学、医学美学、与人沟通艺术等,对学生综合素质采用“多方位、全覆盖”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健康的人文思想。

  另外,对于学生而言,毕业实习是完成他们由学生到输血专门人才转变的重要一步,实习效果与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专业定位、后续发展密切相关。我们通过对采供血机构、医院输血科和移植中心(科)、输血医学科研院所、采浆站点以及与血液制品相关企业等输血专家调查、咨询和讨论,制定了严格的实习管理制度,实习大纲和实习计划。大纲规定了1年的实习期,根据大纲要求筛选实习内容,主要的实习场所为采供血机构、医院输血科等,并根据实习内容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为了保证实习质量,设置了实习检查监控系统,组成了实习检查专家组,采取了“实习前培训、实习出科考试、实习中期检查、实习后技能考核”等多项培训和监管措施,对实习质量进行控制,确保实习计划的顺利完成。

           (载《健康报》2013年3月25日 蚌埠医学院  李玉云  梅传忠/文  通讯员蒋玉波  本报记者 冯立中整理)

(责任编辑:labweb)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