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诊断有新手段

据新华社上海3月24日电  我国科学家从血吸虫分泌蛋白中鉴定出一个具有诊断价值的标识分子,并对其进行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现场验证,表明其诊断敏感性比传统方法提高了6倍。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传染病》以论著形式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第二军医大学热卫系热带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潘卫庆介绍,当前我国血吸虫病防控是以传染源控制为主,要求及时准确发现感染者,并对所有感染者加以有效治疗。目前,血吸虫病流行特点是以低度感染为主,诊断低度感染者需要高敏感度的技术。

  潘卫庆率领团队,建立融合分泌蛋白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从基因组范围大规模筛查具有诊断价值的标识分子,从200多个血吸虫分泌蛋白中鉴定出一个具有诊断价值的标识分子(即SjSP-13)。在此基础上,团队对SjSP-13进行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现场验证,表明其诊断敏感性比传统方法提高了6倍。

  《柳叶刀·传染病》同期配发评论文章称:“这个研究团队从全基因组范围筛选出敏感的诊断分子,将极大改进血吸虫检测技术,从而为全球血吸虫病流行程度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认为:“这项研究围绕我国当前血吸虫病从控制走向消除这一需求,对血吸虫病筛查正确率和监测敏感性的提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是依靠科学研究解决防治中关键技术问题的一个典范。”

(责任编辑:labweb)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