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脓毒病是一种严重的脓毒症,需要立即就医。它通过尿液和血液培养中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随时间的推移变化进行临床诊断。
近日发表在《临床化学学报》(Clinica Chimica Acta,CCA)的文章中,印度科学家探讨了基于核磁共振(NMR)的分析,获得了可能有助于诊断的代谢物。
试验分析了基于PCT水平的健康对照组(n = 32)和尿脓毒病病例(n = 35)的血清和尿液样本的质子NMR。通过对血清样品的主成分分析(PCA)也区分出了4例临床上确诊的高PCT水平但非尿脓毒病的病例。
结果显示,通过判别函数分析(DFA)的血清和尿液定量分别提供了93.7%和91.7%的正确分类,同时证实了在血清和尿液样本中,丙二酸和尿素作为疾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显示,血清和尿液的R2为0.97,而两种液体的Q2 分别为0.87和0.85。在小群组中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血清样品的训练组提供了检验组的精确预测,而在尿液样本中,预测不确定。
该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血清代谢谱的1H NMR与PCT水平联合,可以提供一个快速区分尿脓毒病的方法。
信源地址: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9898115300899
(责任编辑:s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