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6月起,武汉、南昌、郑州等地血库陆续告急,其势愈演愈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新年伊始,南京等地又现“血荒”。面对这种状况,医院无奈,患者痛苦,家属焦虑。“血荒”为何频频出现?对此,人民网邀请卫生部官员、医院院长及相关专家学者,以“破解血荒”为题,进行系列深入报道,试图从体制、机制层面,探索破解血荒良策。
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黄宇光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说:“亚太地区是肝炎高发区域,近年来艾滋病发病率在中国有上升趋势,血源的“窗口期”的风险非常大,中国采取了很多办法加强血源的筛查,包括通过核酸检测的方式想努力减少这方面的风险,但是目前来说风险不能完全避免。”
据黄主任介绍,目前我们国家的血源靠全民的支持,我国人口数量巨大,由于临床要求和广大老百姓医疗需求手术量增多,全国各地都有献血的血站、血液中心,各地医院有采血车,现在主要靠广大老百姓自愿无偿的献血。
黄主任强调,由于每个人具体情况不一样,血源具有潜在的风险,这些血液要输给需要血的人,所以血源的安全非常重要。近年来,国家在医疗行业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去向发达国家去靠拢,努力建立更好的血源筛查防范体制,让我们的血源更安全和临床用血更合理,为老百姓提供更安全放心的服务,加强筛查是保证血源质量的关键。 (记者 陈烨菲)
(责任编辑:lab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