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乙肝疫苗免疫效果须用双指标

本报讯  (记者严少卫)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与北京大学医学部一项新研究发现,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失败与母亲乙肝病毒水平和基因型有关,而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则应成为联合评价疫苗免疫效果的新指标。这项名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影响因素和加强免疫策略研究”的课题,近日获2008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据该课题负责人梁争论研究员介绍,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使我国儿童乙肝病毒的携带率有了显著下降,但对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高危婴幼儿来说,仍存在疫苗接种后免疫失败的现象。研究人员利用新建立的基因芯片和PCR技术检测乙肝病毒突变株,证明现有乙肝疫苗可成功阻断含“a”决定簇126和145位点突变的乙肝病毒母婴传播。而在乙肝疫苗阻断失败者中,发现母亲的乙肝病毒水平较高,且多为C基因型。研究人员还获得了不同种类乙肝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的数据,发现汉逊抗原诱导T淋巴细胞的抗原蛋白CD4+、CD8+产生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 的能力,显著高于CHO和血源抗原,证明汉逊疫苗母婴阻断保护率高与其产生细胞免疫时间早和水平高有关。   梁争论研究员强调,细胞免疫应答出现的早晚和类型是评价疫苗免疫原性的关键指标,应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项指标联合评价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新的评价方法比既往仅用体液免疫评价免疫应答的效果更全面可靠。 
(责任编辑:labweb)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