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肌钙蛋白检测方法敏感性的不断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定义也在不断更新。及时开展有效的治疗和管理,离不开快速诊断 AMI。相比较于传统的肌钙蛋白,超敏肌钙蛋白(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hs-cTn)因其独特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 AMI 的早期诊断。
而随着 cTn 检测敏感性的提高,其作为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的预后指标的作用也逐渐显现。目前的心血管疾病指南推荐使用健康人群 hs-cTn 的第 99 百分位数作为 AMI 的诊断临界值。由于在某些慢性疾病中,hs-cTn 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其浓度相对来说较为稳定,因此,在诊断 AMI 时,就有必要观察 hs-cTn 是否存在动态变化。
临床上一般在患者入院时检测 hs-cTn, 并且在入院后 3 至 6 小时复查。然而,有时还必须区分 hs-cTn 的动态变化到底是由检测方法的不精密度,还是自身的生理变异导致的。
在欧洲,目前只有罗氏的 hs-cTnT 和雅培的 hs-cTnI 两种检测方法在临床实验室投入使用。有文献报道称这两种方法早期诊断 AMI 的准确度和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阴性预测值均较高。由于以 hs-cTnT 和 hs-cTnI 作为心肌损伤的标志物都在临床上使用,而某些需要转院治疗的患者,在不同医院使用的肌钙蛋白检测方法有可能不同。之前就有报道称,对于因突发胸痛入院的患者,hs-cTnI 早期诊断 AMI 的能力就要高于 hs-cTnT。因此,比较不同方法对诊断、治疗决策以及预后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近期,来自挪威阿克什胡斯医院心内科的研究者们就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比较 hs-cTnT 和 hs-cTnI 在预测非 ST 段抬高 ACS(non-ST elevation ACS,NSTE-ACS)患者显著冠脉损伤和远期预后能力,此外还将二者与 NT-proBNP 和传统的 cTn 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 Clinical Chemistry 杂志上。
该研究最终纳入 390 例 NSTE-ACS 患者,分别检测患者血清 hs-cTnT(罗氏)、hs-cTnI(雅培)、NT-proBNP(罗氏)浓度与明显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明显冠脉病变的定义为:冠脉造影显示冠脉狭窄,管腔直径小于正常的 50%,需要重建血管)。此外,还比较了预测心血管死亡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复合终点及住院治疗 AMI 或心衰的预后能力。
整体来说,该研究发现 NSTE-ACS 患者 hs-cTnI 的浓度要比 hs-cTnT 高。而这可能与肌钙蛋白的分子量、在循环中的稳定性以及损伤的心肌细胞胞浆中释放的游离 cTnI 和 cTnT 的比例不同有关。临床上观察到的 hs-cTnT 和 hs-cTnI 的不同,可能更多是由于生理学变异,而非检测方法引起的。肌钙蛋白这些生理上的差异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测,进而反过来影响其预后价值。
另外,该研究还发现 hs-cTnT 受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更大。将 cTn 浓度进行对数转换后,不同的肌钙蛋白 cTn 检测方法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从 ROC 曲线下面积来看,二者预测明显冠脉病变的能力相当(0.81 vs 0.81)。而就远期预后判断能力而言,hs-cTnT 在统计学上要稍优于 hs-cTnI,但二者均不及 NT-proBNP。
(责任编辑:s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