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小小的《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表》,凝聚了上亿人的无奈和渴望。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卫生部将修改健康体检表,在常规体检中删除乙肝项目。乙肝病毒携带者还没来得及高兴,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就立刻表示,这只是专家观点,并不代表政府意见。如果卫生部要出台政策,会有公开征求意见的过程。但是,有关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取消常规体检化验乙肝病毒指标,应该是大势所趋。
乙肝歧视在我国很严重
乙肝歧视是我国特有的社会现象。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著名乙肝防治专家成军教授介绍说,医学上对于乙肝病毒的传播问题并没有太多“误解”。社会上长期以来对乙肝的误解和对病毒携带者的歧视,难以从技术上解释。
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和感染分会联合发布了我国首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进一步明确了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及性接触传播,其他如修足、文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
《指南》还特意强调,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感染乙肝。“这是我国乙肝防治指南所特有的。”成军说,在欧美国家的防治指南中没有这些内容,因为在那些国家,公众对这个问题的认知是比较明确的。
我国的乙肝歧视是怎么来的?很多专家也说不清楚,但是至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很厉害了。很多人认为1987年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95年的《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办理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的限制,加剧了社会对乙肝的误解。有专家认为,这些法规的出发点是为了防止肠道传染病。乙肝虽然是病毒性肝炎,但与甲肝、戊肝等不同,不属于肠道传染病范畴。
法律政策一直在调整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权利的保护,实际上近年来我国的法律法规一直在积极调整。”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刘士敬介绍说。2005年1月,卫生部、原人事部正式发布《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规定“乙肝病原携带者,经检查排除肝炎的,合格”。2006年高校招生体检也作出了相同的修改。
2007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提出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卫生部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外,用人单位不得以劳动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为理由拒绝招用或者辞退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并明确不得强行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
近期出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草案)》等都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相关权利进行了明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取消乙肝项目利大于弊
刘士敬认为,我国现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大约56%是在入学、就业等常规体检过程中被发现的。据了解,目前从小孩入托到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入学,招工、参军、就业、出国等,都要检查乙肝。很多专家认为这本身就是对乙肝的过度戒备,如果真正将乙肝病毒携带者和健康人群一视同仁,很难解释为什么要如此频繁检查乙肝病毒指标。这是一个错误的陋习,也是滋生乙肝歧视的根源。
在与乙肝歧视的抗争中,最著名的当数张先著。2004年他报考当地公务员,尽管名列第一,但因“乙肝”而被取消了录取资格,于是将当地人事部门告上法庭并最终胜诉。此案轰动全国并最终导致了8个月后《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的出台。但是刘士敬认为,这只是个别的胜利,因为“聪明”的用人单位完全可以找一个其他理由将乙肝病毒携带者拒之门外。只要一个单位大部分人恐惧乙肝,即使比较开明的领导也可能从众。
目前我国政府相关法规已经明确指出反对乙肝歧视,但是乙肝歧视的事件却屡见不鲜。刘士敬认为根本原因还是体检表“普及”了乙肝歧视,并且社会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只要体检表上还有乙肝检查项目,即便法律再严厉也没有用。在等待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乙肝的同时,取消体检表上的乙肝检查项目非常必要。从社会意义上讲,常规体检取消乙肝项目无论如何是利大于弊,从发展趋势上看也是历史的必然。
取消常规体检查乙肝项目的阻力来自哪里呢?刘士敬认为,一个是政策层面的变动需要一定的程序和时间,一些相关部门还会考虑由此带来的其他影响;另外,对乙肝的误解不仅来自于普通人,一些非肝病领域的医学专家对此也有疑虑。当然,这些疑虑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在乙肝传播问题上还有一些未知的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另外,网上也有人质疑,乙肝病毒检测在体检收费中占有较大比重,相关机构会因为利益问题反对贸然取消该项目。
据介绍,一份乙肝5项指标检查最少需要20元,全国每年进行各种入学、就业等常规体检超过2000万人次,单乙肝检查估计就需要花费4亿多元。刘士敬认为,这些钱花得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责任编辑:labweb)
预测:常规体检应取消化验乙肝病毒指标
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