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不同的肿瘤使用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特征,提供预后、预测和药效学信息。然而,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中,CTC和循环肿瘤微栓子(CTM)的临床意义尚未确定。
近日发表在《临床化学》(Clinical Chemistry)的一篇报道中,台湾大学台北医院的研究人员证实,治疗前CTM而非CTC的数量是PDAC患者的总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预测因子。
在这项前瞻性研究中,在使用抗EpCAM(上皮细胞粘附分子)–共轭支持的脂质双分子层包覆的微流控芯片治疗前,研究人员计数了63例PDAC患者外周血的CTC和CTM。试验也测定了CTC和CTM与患者临床因子和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CTC数量很丰富[平均(SD):70.2(107.6)],存在于81%(63例中的51例)的PDAC患者中。CTM存在于81%(63例中的51例)的患者中,平均(SD)为29.7(1101.4)。CTM是OS和PFS的独立预后因子。根据CTM多于或少于30个/2mL血液,将患者分为CTM不利和有利组。基线为不利CTM的患者与有利CTM的患者相比,PFS(2.7 vs 12.1个月;P<0.0001)和OS(6.4 vs 19.8个月;P<0.0001)更短。如果按疾病早期和晚期对患者进行分组,差异仍然存在。为临床意义因子调整后,治疗前的CTM数量是PFS和OS的独立预测因子。
信源地址:http://www.clinchem.org/content/62/3/505.abstract
(责任编辑:sgx)
Clin Chem:循环肿瘤微栓子或为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预后标志物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