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和人为所致的灾害,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高度重视、迫切应对的重大问题;由灾害派生出的灾害医学更是成为世界医学研究领域高度关注的前沿课题。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预案启动、实施救治、紧急救援;对不同灾害情况所致不同类型、不同环境、不同伤情、不同条件下的伤员救治,如何快速反应、组织实施、有效展开,在国际联合国维和任务、5.12汶川大地震、4.14玉树地震紧急救援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多种紧急情况下的伤员救治中,POCT集成反应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受到专家的高度关注,也引起了相关研发领域的高度重视,全新理念正逐步建立,相关的产品不断问世,技术也逐步完善。
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作为临床检验领域一种检测手段,正日益受到医疗界研究人员的重视,使用范围也不断拓展。美国国家临床生化科学院(NACB) 在其制定的“POCT循证文件”草案中,将POCT定义为“在接近病人治疗处,由未接受临床实验室学科训练的临床人员或者病人(自我检测)进行的临床检验POCT是在传统、核心或中心实验室以外进行的一切检验”。由于POCT可在多种场合进行快捷使用,弥补了大型仪器不具备的个体化服务及时间优势,解决在医疗筛查、诊断治疗、危重病抢救对时间的要求,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把分散的、多功能的、项目重复的、个体差异大的等POCT仪器进行优势集成,形成针对性强、救治效率高、降低救治成本等的应急系统,在灾难医学领域等紧急情况下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POCT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硬件上百种,功能各有不同,重点是各类仪器的优势集成和突发事件的应对启动。要点为:(1)项目介定;(2)配置选择;(3)人才储备;(4)展开原则;(5)列装维护。效能效率的管理则为关键,使之研究能贴近服务、适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中心军事检验医学研究的POCT应急队伍和装备,在国际联合国维和任务、5.12汶川大地震、4.14玉树地震紧急救援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多种紧急情况下的伤员救治中,创下了展开最快、项目最多、仪器最全、服务现场、成功医疗救援的典型案例,是灾难医学和军事检验医学在突发事件中快速反应、紧急拉动、成功启动POCT实验诊断的现场应用,也凸显了现代社会应急医疗对军队检验高技术集成反应系统的重大需求。
一、紧急救援对POCT技术的需求
急救医学领域有一种偏颇的的认识,即外科应急处理优先,其他对症处理在二级医疗机构完成,从伤员受伤到后送过程中,有大约2-3小时的窗口时期,这一阶段中,医护人员除了对伤员实施紧急救生措施、止血、稳定病情以外,未能发挥其他作用。根据美军在海湾战争中的经验,这2-3小时的时间,决定了伤员救治成功率。在初级医疗机构中,主要是进行外科的清创、缝合、止血、截肢等治疗,对伤员的病理生理状态无从获取准确信息,一般都是凭医生的直观印象判断伤员治疗所需药物、血液制品的使用以及对症处理的缓急秩序,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也不符合现代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MB)的基本要求。须依托大型实验室和大型实验仪器,无震动、防噪音、低辐射、稳电压等方面都有一定要求,试剂又多为水剂,携带存储不便,检验所需时间较长,极大地限制了医学检验专业急救医学领域的应用。现代POCT技术立足于轻小便携、操作简单、快速准确、样本微量化,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方法。而对于创伤急救最有价值的是,当系统集成到后送平台可以容纳的重要体积时,可以完成在后送过程中伤员的全面体检,提供给医生手术前必须的主要伤病员信息,对于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这一领域,我们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也取得了部分成功的经验。
二、快速检测技术平台的需求
POCT快节奏、低要求、个体化是其特点和优势,主要技术有干化学、多层涂膜技术、免疫金标技术、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远红外分光等,POCT技术用于军事检验医学平台必须具备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携带、操作简单、准确可靠等特点,因此,技术上有其特殊性。大致分为三类:简单一次性分析装置、手持式系统、台式系统。
所有POCT装置的设计思路都是为反应提供一个反应介质,可以上多孔材料或腔室、表面等。介质特性与临床样本的特性相匹配,试剂以相对稳定的形式存储于装置中,终点监测可以是定性、定量或半定量,探测方式可以为可见阅读、光学、电化学、模拟信号、荧光、反射光阅读。能够不使用仪器的POCT系统是野战检验的首选系统,主要应用于部分单一项目的检测,如隐血、尿液分析、免疫学检测和微生物检测。
POCT的手持式系统主要是有一个能对不同分析物进行准确测量的微传感器,比较多见的是床旁血糖仪、血气分析仪等,主要采用干式分析,这些系统不需要电源,操作简单、临床应用成熟,也在急救医疗中有较大应用价值。
POCT的台式分析仪被设计为在结果可靠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程序步骤、样品移动和试剂量。基本原理和大型分析仪器相似,但仪器更加小型化、操作更简便,标本处理更快捷。在野战医疗中,应有选择的采用,尽可能把相关仪器集成到一个平台,使用同一电源、预处理方法一致的标本,使用共同的操作平台和报告系统,以求简化。这一类系统主要用于检测一些复杂指标如肝肾功能、血脂等。
三、优势集成仪器设备检测系统的需求
从临床需要出发,确定POCT优势集成反应系统所需仪器设备和实验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2005年起,中心对POCT优势集成反应系统开始进行了探索,经调查研究、技术评估,野外POCT优势集成反应系统的主要项目需求如下:
在此基础上,对所需的仪器和检测系统进行了规划和相应的配套。
备注:以上简易分析装置和和分析系统均包含不少于200人份的必须试剂
综上所述,快速检验POCT优势集成反应系统可以完成二级医院以上检验科所有的项目检测,所有仪器设备重量不大于10Kg,体积不大于2m^3,通过系统集成还可以缩小到0.6m^3以下。完全符合快速检验的便携要求和项目需求。
四、POCT优势集成反应系统在伤病员救治中的应用案例。
5月12日地震当天,在震后七分钟即开始收治地震伤员,并陆续增加从灾区送来的大量危重患者,数小时后伤员数高达数千人。中心大楼水电障碍,正常工作条件受阻,在无法使用大型检验仪器设备的困难下,果断采用POCT检验设备。在震后仅40分钟,就在野外开设了战地检验科,在无保障条件下,当天完成血气、电解质、血糖和血尿便常规等检验样本300多例次,为抢救地震伤员生命,及时提供检验数据起到重要甚至关键作用。次日奔赴灾区,携带仪器9台,可完成血尿便常规、凝血四项、贫血、生化、血气、电解质、传染性疾病等检验项目,含2000人份/项的各种试剂。在灾区无保障条件下共完成检验标本7000例次,充分保证了赴灾区医疗队诊疗救治工作的开展,也验证了POCT优势集成反应系统在突发事件和灾害救治中的重要价值。本院得知玉树大地震之后,立即组成了救援小组,军事检验医学科研组进入灾区,在昼夜温差大(20℃以上)、高海拔(高于4000米)的缺氧低压恶劣高原环境中现场应用多套POCT集成系统进行伤员检测,取得多组伤员生命体征信息,及时为医疗救护提供指标,起到重要作用。
POCT即时检验的组织管理一般尚未健全,作为行政监管部门对该领域考核管理有待加强。检验技术人员操作POCT有检验质控的基础,由临床医生和护士操作的临床POCT,由于缺乏检验知识背景,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多。因此POCT组织管理是提高质量的首要措施。建立有效的质控措施,标化样本和仪器的选择,加强对非检验操作者的培训,使优势集成POCT技术平台标准化、规范化的应用发展。
(责任编辑:s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