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病是六经病之一。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
目录
1.太阳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太阳病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太阳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4.太阳病应该如何预防
5.太阳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太阳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太阳病的常规方法
1太阳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太阳病是怎么引起的?简述如下:
一、太阳经证
太阳经证的原因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
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
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
二、太阳腑证
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2、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2太阳病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治宜以小建中汤。如气血亏乏,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者,治以炙甘草汤。根据西医学理论,还可并发下述疾病:
1、继发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鼻窦炎或化脓性扁桃体炎。
2、继发细菌性肺炎流感患者可能发生如下三种肺炎,即除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外,还可能出现继发性细菌性肺炎,以及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性肺炎。病情严重者更可引起流感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3、Reye综合征(脑病-肝脂肪变综合征)是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肝脏、神经系统并发症。
4、其他并发症。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肌炎,儿童比成人多见,表现为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疼痛和压痛,可发生下肢搐搦,严重者不能行走。乙型流感病毒较甲型更易发生这一并发症。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含量短暂升高,患者3~4天后完全康复。有报道,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肌红蛋白尿和肾衰竭,也有出现心肌损害者,表现为心电图的异常、心律失常、心肌酶含量增高等。心包炎少有报道。
3太阳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太阳病有哪些症状?简述如下: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二类,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
4太阳病应该如何预防
太阳病的预防在于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早睡早起,保持合理作息,饮食清淡,营养丰富,饮食结构合理,同时保持心情舒畅。
5太阳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太阳病应该做哪些检查?简述如下:
1、血象
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嗜酸粒细胞消失。合并细菌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2、病毒分离
将急性期病人的含漱液接种于鸡胚羊膜囊或尿囊液中,进行病毒分离。
3、血清学检查
应用血凝抵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测定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的抗体,如有4倍以上增长,则为阳性。应用中和免疫酶试验测定中和滴度,可检测中和抗体,这些都有助于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4、多聚酶链反应
测定流感病毒RNA它可直接从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中检测病毒RNA,是个直接、快速、敏感的方法。由于所有流感病毒基因组的各个RNA节段的5’端和3’端均具有保守性,故可据此设计合成引物,进行PCR检测。目前改进应用PCR-酶梁(PCR-EIA)直接检测流感病毒RNA,它比病毒培养敏感得多,且快速、直接进行测定。
5、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染法检测抗原
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细胞的涂征标本,用荧光或酶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检出抗原,出结果快、灵敏度高,有助于早期诊断。如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抗原则能鉴定甲、乙、丙型流感。
6、标本经敏感细胞过夜增殖I代后,查流感病毒抗原阳性。
6太阳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太阳病患者的饮食保健应注意哪些问题?简述如下:
1、宜食
太阳病患者宜清淡饮食,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2、忌食
太阳病患者应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吃生冷食物。
7西医治疗太阳病的常规方法
太阳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简述如下:
一、太阳经证治法
1、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
2、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
3、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个人意见:当以辛凉轻透为主,可用银翘散。
二、太阳腑证治法
1、蓄水:系膀胱气化不行而致水气停蓄,五苓散(茯苓、猪苓、桂枝、泽泻、白术)具有化气利水的功能,故为蓄水证主方。
2、蓄血:系瘀血不行,热结下焦,应攻瘀逐血,可根据轻重缓急,选用桃核承气汤。
三、太阳病兼证治法
1、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之。
2、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加葛根汤,实用葛根汤。
3、太阳病兼热郁于内(内热,烦躁,口渴),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实用大青龙汤。
4、太阳病内夹水饮(干呕,痰软),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的,治以小青龙汤。如太阳中风而水气僻积胸胁,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心下及胁部痞鞭满痛,干呕短气,表证已解的,用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攻之。
5、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治宜以小建中汤。如气血亏乏,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者,治以炙甘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