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是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简称,一般又称过敏性鼻炎,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出现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过敏性鼻炎是鼻炎的一种,由于机体对某种物质过敏而引起的鼻炎称做过敏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并可以引起一系列过敏性症状出现。
目录
1.小儿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小儿变应性鼻炎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小儿变应性鼻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4.小儿变应性鼻炎应该如何预防
5.小儿变应性鼻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小儿变应性鼻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常规方法
1小儿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一、发病原因
1岁以内最常见的变应原是来自室内的尘螨,温血动物的皮屑,毛发,唾液和尿,禽类的羽毛和食物,屋尘中的螨及其粪床上最多,具有抗原性的尸体碎片和粪最后落入尘土,屋内的死角,地毯等处也是尘螨最好的藏身之处,小儿匍匐爬行于地毯上吸入大量变应原从而诱发或加重疾病,在冬季婴儿经常感冒很可能是尘螨所致的变应性鼻炎,在幼儿,食物可引起变应性鼻炎,以鸡蛋和牛奶最常见,但进食过敏食物,一般伴其他器官系统症状,如荨麻疹,哮喘等,偶尔,吸入食物气味可引起鼻症状,由于花粉引起的症状至少需要几个花粉季节,通常在4,5岁以后才逐渐增多,但如婴儿居住地接近某种风媒花花粉的来源处,在生后最初2年大量暴露于这些花粉,则可能较早出现症状,真菌孢子的直径较小很容易逃过鼻的监视进入下呼吸道,因此,只有当真菌变应原过多时才会滞留少许于鼻黏膜引起本病,一些刺激物包括香水,烟草的烟,油漆,除臭剂等,以及空气污染物也可诱发鼻症状。
二、发病机制
现已知变应性鼻炎是由于特应性患儿吸入了变应原(如尘螨,真菌,花粉等)后,诱发了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所致,最后导致鼻黏膜血管扩张,鼻充血,组织水肿,堵塞和分泌增加。
2小儿变应性鼻炎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1、结膜炎
主要在球和睑结膜,有眼痒,流泪,或伴有结膜充血,水肿,偶尔波及角膜,合并眼症状包括眼痒,多见于动物和季节性花粉所致者。
2、鼻窦炎
以前认为鼻窦发育较晚,故婴幼儿合并鼻窦炎者较少,根据当前的资料认为,1岁以上就可能患鼻窦炎了,近来的研究证实儿童的鼻窦炎常伴发于变应性鼻炎,因而在治疗上还要针对基本的变态反应性方面。
3、鼻息肉
10岁前合并者罕见。
4、变应性鼻炎与哮喘的关系
气道的功能障碍常常并存,二者常具有同样的病因,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哮喘的一个危险因素,因而变应性鼻炎的及时诊断,预防和治疗,有助于哮喘的预防或防止哮喘变严重。
3小儿变应性鼻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1、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包括幼婴,大多数患者症状于20岁前出现,约75%的哮喘儿童也有本病,主要症状如鼻痒,连续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等,前鼻镜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大量清水样分泌物,若因持久性水肿可发生鼻息肉或息肉样变性,由于鼻塞患者不得不用口呼吸,因此从口腔直接吸入的变应原较多,从而使哮喘加重,特应性儿童暴露于特殊的变应原愈多,对它发生过敏的机会愈大。
2、喷嚏,鼻痒,流清涕和鼻塞是变应性鼻炎的四大症状,喷嚏多于刚睡醒时发作,鼻塞常随体位变动而改变,鼻痒是过敏的特征性表现,使小儿不断用手指或手掌上下揉擦鼻前部,不少儿童因鼻痒常作歪口,耸鼻等奇异动作,较大儿童自诉嗅觉也丧失,鼻涕为清水样,亦可因鼻塞或继发感染而变稠,儿童还可见眼眶下有灰蓝色环形暗影和皱褶称变态反应性着色(allergicshiners),这是由于鼻甲肿大压迫蝶腭静脉丛,引起眼部睑静脉和眼角静脉淤血所致,也是特应性儿童眼鼻过敏的一个特征性表现,本病婴儿表现多不典型,常以鼻塞为主,此外,患儿常存在鼻道高反应性,因而对各种非特异刺激易发生反应,患儿常有变态反应家族史,鼻腔内部的检查典型显示鼻甲水肿,常呈苍白或紫色,上盖有一薄层水样黏液。
4小儿变应性鼻炎应该如何预防
一、避免过敏原
从变态反应的发病机制上看,避免过敏原是防止变态反应性疾病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具有病因治疗的性质,有学者提出四字疗法,即“避,忌,替,移”,以避免接触特异性过敏原。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
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气雾吸入,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具有抗过敏作用的机制:
1、减少组胺,5-羟色胺及其他活性物质的形成和释放,从而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充血,水肿,渗出及细胞的损害。
2、抑制毛细血管的渗出。
3、抑制黏膜,皮肤的抗原抗体反应。
4、抑制嗜酸细胞的转化或形成。
5、降低淋巴细胞转化或形成。
6、抑制抗体的形成。
三、特异性脱敏疗法
将对病人有过敏反应的变应原制成各种浓度不同的提取液,从稀释液开始,逐步增加剂量和浓度,给病人反复注射;或通过其他途径与病人反复接触,以培养病人对此变应原的耐受力,令其再接触此变应原时不再发生过敏反应或过敏反应的程度减轻。
5小儿变应性鼻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一、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查
在变态反应发作期间,鼻分泌物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也可查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或肥大细胞。
二、变应性激发试验
体内检测一般用皮肤试验(划痕,皮内及接触法等),原理是有多种假定的变应物质,使与机体接触后,视有无反应出现,可协助诊断,变应原诊断明确后还可应用这种变应原进行脱敏治疗。
1、直接皮试法:包括划痕,点刺及皮内试验。
2、过敏性鼻炎激发试验(provocativetestofallergicrhinitis):用于病史不明确或直接皮试阴性而需进一步排除者,鼻黏膜阳性的标准是:
(1)变应原激发后数分钟内出现喷嚏,鼻痒,鼻塞和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至少有两个症状)。
(2)鼻黏膜苍白,肿胀。
(3)鼻腔阻力增加(>25%)。
(4)鼻分泌物嗜酸细胞增多。
三、体外试验
1、血清总IgE测定。
2、鼻分泌物中特异IgE测定。
3、抗原诱导白细胞组胺释放等。
6小儿变应性鼻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一、宜吃蛋白质,维生素A、B含量丰富的食物
宜吃疏风清热、补益肺气的食物。
二、忌吃冷饮、炸辣、腌渍、烧烤等刺激性食物
1、忌吃牛肉含咖啡因的饮料。
2、忌吃芹菜、酒酿等发物。
7西医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常规方法
一、治疗
1、物理治疗
(1)避免变应原和刺激物:是釜底抽薪,特别重要。
(2)蒸气吸入和盐水喷雾或吸入:可使鼻充血暂时减轻和增加气流。盐水可稀释黏性分泌物、改善嗅觉。
(3)运动:可使鼻气道阻力减少,减轻鼻塞。
2、抗组胺药
一般作为第一线治疗药物。但它们有黏膜干燥,嗜睡等不良反应。新的非镇静抗组胺药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嗜睡较少见。抗组胺药对喷嚏、鼻痒和流涕有效,而对鼻充血所致的鼻塞无效。曲吡那敏(去敏灵)是孕期较安全的药物,胎儿很少伴先天畸形。
3、减充血剂
又名血管收缩剂。鼻用减充血喷雾剂和药水有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羟甲唑啉、木甲唑啉和麻黄碱等。这类药物起效均在10min内。婴幼儿用得过多易兴奋,哭闹不眠。连续使用在停药后易出现药物性鼻炎。因此鼻用减充血剂连续用7天就应停药。
4、抗炎剂
(1)局部用色甘酸和奈多罗米:对IgE介导的早期和晚期反应均有效,但对喷嚏、清涕和鼻痒较鼻充血的效果更好,〈10%的患者局部有喷嚏、鼻刺痛和烧灼感,较重病例效果不及鼻用皮质激素。
(2)鼻用皮质激素:对变应性和非变应性鼻炎均有效,鼻内用皮质激素是安全的,但地塞米松可致全身吸收,只能短期使用。鼻内存在感染时应停用。
在国内有倍氯米松(伯克钠,二丙酸氯地米松)、辅舒良嚏鼻剂(含氟替卡松)和布地奈德(雷诺考特)水雾剂供应。皮质激素的效果发生于几天到几周后,不能期望在几分钟内见效。一般不主张往鼻甲注射皮质激素,因个别报告有致视力丧失的危险。口服或肌注皮质激素只在鼻用药无效时短期应用。
5、抗胆碱药:长期局部用爱全乐相当安全。这里提一下鼻用药的技术,点鼻或喷药时,头稍后仰并偏向点药一侧,点药方向略斜向外侧,然后维持这种姿势几秒钟,使药充分分布于鼻黏膜表面,不要将药喷向鼻中隔。
6、免疫疗法(IT):少数由吸入变应原如花粉等引起的、其他方法治疗无效、年龄在5岁以上可以考虑应用。IT不是完全治愈变应性鼻炎,而是使80%~85%的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并防止发展为哮喘。
7、LTs拮抗药:LTs是诱发鼻症状的重要介质,因而LTs拮抗药如扎鲁斯特、孟鲁斯特等是有用的,临床多与抗H1受体拮抗药合用,不过这类药物的临床效果尚待进一步评价。
8、关于外科手术:问题手术切除不是本病的根治方法,因为它不能改变变态反应状态。
二、预后
病变局限于鼻部,预后尚好,若引起反复哮喘发作,甚或重症哮喘,病程迁徙可至慢性气管炎、肺心病等而影响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