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瘀证指男子精液阻滞精道,排精障碍的病理状态。虽非大病,却甚痛苦,而且又直接影响生育,故应及时治疗。多由房劳过度,忍精不泄,或少年手淫,或日久不交,或惊恐伤肾,或瘀血、败精、湿热瘀阻,或手术所伤等所致。若肾气虚而推动无力,或肝气郁结而疏泄失职,亦可致精泄不畅而成瘀。
目录
1.精瘀证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精瘀证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精瘀证有哪些典型症状
4.精瘀证应该如何预防
5.精瘀证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精瘀证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精瘀证的常规方法
1精瘀证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多由房劳过度,忍精不泄,或少年手淫,或日久不交,或惊恐伤肾,或瘀血、败精、湿热瘀阻,或手术所伤等所致。若肾气虚而推动无力,或肝气郁结而疏泄失职,亦可致精泄不畅而成瘀。
2精瘀证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以及感染特点,可并发腹痛、腹胀、尿痛、不育(前列腺、精索病变),血枯。同时由于精子的质量受到影响,常伴有精子的活力低下以及数量不足,故可因此诱发男性的不孕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可并发射精疼痛以及血精等并发症。
3精瘀证有哪些典型症状
主要为排精不畅或排精不能,并伴有精道疼痛、睾丸小腹重坠、精索小核硬结如串珠,以及腰痛、头晕等症。精瘀致病特点:胀(闷胀、坠胀),痛(抽痛、挚痛、跳痛),晕(昏晕、晕痛);肾络滞阻,精瘀不通而致胀、痛见证,肾精瘀滞,清阳失养而见昏晕或晕痛。
4精瘀证应该如何预防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故无法针对病因直接预防本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间接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应注意避免过度的性生活,以减少肾气的损伤,可减少本病并发症的发生。
5精瘀证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精液检查:
1、精液量:一次排精2~5ml。
2、颜色和透明度:正常刚射出的精液呈乳白色或灰白色,液化后呈半透明乳白色,久未排精者可呈淡黄色。
3、粘稠度和液化:正常新鲜的精液排出后数秒呈粘稠胶冻状,在精液中纤溶酶的作用下30分钟后开始液化。如果粘稠度降低呈米汤样,可能是精子数量减少。
4、酸碱度:pH值。正常精液呈弱碱性pH7.2~8.0,以利于中和酸性的阴道分泌物,pH值小于7或大于8都能影响精子的活动和代谢,不利于受孕。
6精瘀证病人的饮食宜忌
1、注意节欲,避免性生活过于频繁,注意性生活卫生。
2、多食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主要是指各种动物性食物,如鸡、鸭、鱼、瘦肉、蛋类,可提供人产生精子所需要的各种氨基酸。
3、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研究证明,维生素A和E是与维持性功能并延缓衰老有关的维生素。它们在促进睾丸发育、增加精子的生成并提高其活力等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维生素C对性功能的恢复也有积极作用,其富含于鲜枣、山楂、青椒、西红柿等果疏中。
7西医治疗精瘀证的常规方法
方药论,运精化瘀汤:
1、组方:蝉煺、僵蚕、竹茹、龙胆草、车前草、栀子、丝瓜络、鹿角霜、黄柏、滑石、肉苁蓉、威灵仙、冬葵子、桂枝、枳实、牛膝、熟地、地龙、泽兰、菟丝子、泽泻。
2、功效:运精化滞,通络利窍。
3、加减:肾虚加肉苁蓉、黄精,肝郁逆加川楝子、代赭石,虚热加生地、知母,血瘀加琥珀、郁金、石苇、归尾。
4、方解:精之病用肾药以达其位,鹿角霜、肉苁蓉、熟地、牛膝、菟丝子乃肾经用药,肝肾同源又络之病用肝药以条畅气机以通经络,蝉煺、僵蚕、地龙、丝瓜络、龙胆草、车前草为肝经用药,精瘀成痰,故以桂枝、威灵仙(古本草谓有治寒痰之用)以散其痰,黄柏、泽兰、滑石、泽泻、栀子、冬葵子、通草乃为清利水道,滑通精窍之用。
5、适应证:精瘀所致少腹、肛门、下阴坠胀,小便不畅或涩痛,腹股沟上侧或少腹跳动,抽痛、血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