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白色海绵状痣又称口腔上皮痣或先天性白色角化症,白色皱襞性齿龈斑。本病虽名为痣,但损害并不具有痣的特征。中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气血亏损,黏膜失养所致。
目录
1.黏膜白色海绵状痣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黏膜白色海绵状痣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黏膜白色海绵状痣有哪些典型症状
4.黏膜白色海绵状痣应该如何预防
5.黏膜白色海绵状痣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黏膜白色海绵状痣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黏膜白色海绵状痣的常规方法
1黏膜白色海绵状痣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本病有家族遗传倾向,故认为和染色体的异常相关性更大。
2、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很清楚。病理学检查可见口腔黏膜上皮增生,棘层显著增厚,有明显局限性上皮细胞水肿,显示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有时可见有小量聚集的角质透明。基底层细胞空泡变性,核变小、固缩、异位。胞浆嗜酸性包涵体形成,及在异常角化区堆集。
2黏膜白色海绵状痣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本病一般以皮肤黏膜损伤为主要表现,故临床的并发症很罕见。但是由于皮肤完整性被破坏,故可诱发皮肤细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通常继发于体质低下,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如并发细菌感染可有发热、皮肤肿胀、破溃及脓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现。严重病例可导致脓毒血症,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3黏膜白色海绵状痣有哪些典型症状
1、黏膜白色海绵痣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黏膜角化异常性疾病,具有家族性,皮损可在出生时即可出现,也可以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出现,青春期达到最大,一般终生保持稳定。
2、颊黏膜,唇黏膜和齿龈最常累及,口腔大部分黏膜在一定程度上均可累及,鼻,咽,阴道和肠道黏膜也可出现相似病变。
3、病损黏膜呈白色,增厚,无规律性海绵状或鳞片状,鳞片揭去,露出粉红色类似上皮的光洁面,触之松软海绵硬度,粗糙不适感,该病属良性病变。
4黏膜白色海绵状痣应该如何预防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本病有家族遗传倾向,故认为和染色体的异常相关性更大。故本病无法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可在孕期性羊水染色体检查,以及无创DNA检查,根据胎儿染色体的具体情况可选择是否需要行人流手术,以避免异常胎儿的分娩。
5黏膜白色海绵状痣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超微结构显示:张力纤维形成或分布异常,透明角质颗粒形成和释放异常,胞浆空泡形成。
2、组织病理:口腔黏膜上皮增生,棘层显著增厚,有明显局限性上皮细胞水肿,显示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有时可见有小量聚集的角质透明,基底层细胞空泡变性,核变小,固缩,异位,胞浆嗜酸性包涵体形成,及在异常角化区堆集,通常无细胞特点,但部分病例有基底层增生和轻度有丝分裂活性,超微结构显示:张力纤维形成或分布异常,透明角质颗粒形成和释放异常,胞浆空泡形成,病理特点与先天性甲肥厚和白色水肿相似,须结合临床特点方可诊断。
6黏膜白色海绵状痣病人的饮食宜忌
一、营养原则
1、保证B族维生素的摄入。
2、注意补充卵磷脂。
3、保证摄入优质蛋白质。
4、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饮水、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补充剂。
5、注意口腔卫生建议。
二、饮食禁忌
1、忌吃刺激性调味品如辣椒、醋、姜、葱、八角等。
2、忌吃粗糙坚硬的食物如炸排骨、炸鸡腿、坚果之类。
3、忌吃口香糖、巧克力、烟酒、咖啡、烫的食物及辛辣烧烤,油炸品等。
4、忌吃研磨后的食物,如面包末、玉米或土豆片等。
5、忌吃过烫的食物。
7西医治疗黏膜白色海绵状痣的常规方法
一、治疗
1、维A酸可抑制角化形成,开始剂量宜小,5mg,2~3次/d。副作用可出现头痛、头晕。1周后逐渐适应,剂量可增至30~60mg,3次/d,1~2月为一疗程。
2、局部治疗可用冷冻或激光疗法,小范围手术切除。中医治疗可参见口腔黏膜白斑。
二、预后
口腔红色乳头瘤病,易继发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