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刚退休,遇上癌症!丨老年人为何更容易患癌?哪些癌症高发?怎么预防面对?
“我从小到大药都没吃过几粒,不吸烟不喝酒,年年单位体检,刚退休怎么得了癌症……”
在老年肿瘤科的门诊,60多岁的老年夫妻拿到肺部CT报告,医生认真查看后初步给出了诊断意见。
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现增长。为促使国际社会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联合国大会规定从1991年开始,每年的10月1日为“国际老人日”。
当老年人遇到肿瘤,该如何预防和面对?
★
老年人是癌症的高发人群
2019年美国癌症治疗和生存率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患者及每年因癌症死亡人数中约2/3为老年人。
2021年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年人群在肿瘤患者中所占比率亦将越来越高。由此,可见年龄是恶性肿瘤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在《国家癌症中心杂志》上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报告《2016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其中癌症的年龄分布特征显示,按照年龄段划分,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2016年,中国按性别分列的不同年龄段的癌症发病率和新发病例数
★
老年人在癌症面前为何“高发”?
研究发现,肿瘤与年龄密切相关,老年人发生肿瘤的危险是中青年的11 倍。目前认为,老年人恶性肿瘤高发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 致癌因子的累积作用。老年人暴露于致癌因素的时间长,累积效应越大,致癌作用的累加容易导致细胞癌变。生活中常见的5大类致癌因素中饮食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可归因比例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所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递增而上升。
● 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如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老年人在细胞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T淋巴细胞绝对数量明显减少,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功能下降,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能力下降,突变细胞在体内转化为癌细胞,形成了老年人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 组织细胞易感性增高。老年人多伴有组织细胞的退行性改变,生理功能下降,对致癌物质的防御功能下降,相对增加了老年人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
● 端粒不断缩短。端粒是染色体末端重复的一段非编码碱基序列。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末端就有约40~100bpDNA丢失,当缩短到一定程度时,启动细胞内DNA损伤反应,激活细胞衰老过程。随着端粒的不断缩短,会致使细胞内的基因组无法维持在稳定状态,最终导致细胞老化、死亡或癌变。
● 自由基引起细胞氧化应激。1956年Harman首次提出自由基衰老学说,认为衰老是代谢产物自由基攻击生命大分子造成组织细胞损伤引起。自由基引起的细胞氧化应激,也是诱发肿瘤等恶性疾病的重要原因。
★
老年人罹患癌症有什么不同?
就罹患癌种来讲,目前老年人群中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男性肺癌居首位,其次是肝癌、胃癌和结肠癌等;在女性居首位为乳房癌,其次为肺癌和消化道肿瘤。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罹患肿瘤有其相对的临床特点:
● 隐匿性强。肿瘤在老年人机体中的发展比青壮年缓和而不易被察觉,有些老年人因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同一器官也有不同性质的疾病,很容易掩盖肿瘤的临床特点,使其不典型。此外,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反应迟钝,疼痛耐受性强,往往容易忽视肿瘤的不典型症状和体征,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因此老年肿瘤患者临床分期相对较晚。
● 发展相对缓慢。临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老年人群细胞增殖缓慢,而年轻人细胞增殖快的细胞生物学特点有关。
● 骨转移发生率及感染率高。老年人一般都患有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转移。以乳腺癌为例,乳腺癌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骨质疏松症也在绝经后高发。通过在乳腺癌骨转移的相关研究推测骨质疏松可能增加乳腺癌骨转移的概率。此外,老年肿瘤患者因体质虚弱,很容易合并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因此,老年肿瘤患者对这两种情况应给予高度警惕。
● 易出现营养不良。许多老年人由于饮食量少,能量不足,导致抗病能力低下,再加上恶性肿瘤的消耗,因此老年肿瘤患者常出现营养不良现象。
★
老年人面对癌症常见误区之一二
1.都是衰老惹的祸,上了年纪谁还没个“小毛病”
纠误:老年患者由于机体衰弱,合并肿瘤时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全身疼痛等,容易被当成机体衰老的一种表现而被忽视,此时衰老成了“背锅侠”。
2.都是基础疾病引起的,比如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等
纠误:老年患者多合并一种或多种其他基础疾病,有时肿瘤的一些早期症状常常与其基础疾病症状相似重叠,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咳嗽症状可与肺癌引起的咳嗽症状重叠等。但是,此时的症状多用原有基础疾病治疗方法无效或病情易反复。
3.身体条件差,治也治不好了
纠误:目前已经有多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NCCN老年肿瘤学指南推荐使用老年病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CGA评估系统将老年肿瘤患者分成三类:
● 脏器功能正常,无严重并发疾病,此类患者与年轻者治疗相同。
● 日常功能性活动能力部分减损,有不威胁生命的伴随疾病,此类患者给予个体化调整的抗肿瘤治疗,并适当加强支持治疗。
● 虚弱患者,该类人群主要以支持治疗为主。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恰当的抗肿瘤治疗是有益于老年肿瘤人群的。
★
老年人面对癌症如何正确处理?
1.健康体检很重要
老年人群由于常合并1种及1种以上的慢性疾病,经常出现身体的不适状况。同时,老年人机体代谢功能减慢,对肿瘤等疾病引起的损伤反应相对迟钝。因此,老年患者宜接受定期针对肿瘤的健康体检,对身体出现的不适情况应首先排除肿瘤的存在,切勿以“老毛病或衰老”搪塞过去,以免耽误诊断。另外,老年人若出现乏力、贫血、胸闷、腹胀、排尿困难等症状,应接受专科肿瘤排查。
2.患者和家属心态要积极
有部分患者和家属认为人年龄大了,生老病死很正常。于是产生了放弃、走一步算一步、不折腾患者、直接选择保守治疗的消极抵触心态,这是不对的。癌症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是根据癌症期别、患者身体状况等多重因素考虑的,如果癌症发现早、治疗效果佳,应该积极面对和配合治疗。
3.切勿盲目放弃规范治疗
由于机体老化进程中表现出高度的个体差异,人体年龄并不能准确的反映生理年龄和生理功能状态。循证医学研究表明,高龄本身不应该是排除能够改善生活质量或导致老年患者生存获益的有效治疗的唯一标准。对于能够耐受治疗的患者,可选择的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关键是在治疗前,必须科学准确地评价其机体综合状态,就是通过对老年个体的生理特点、疾病特点、活动能力、认知能力、既往病史、营养状况、合并症情况及药代动力学特征等进行综合评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