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肝癌都是它引起的?这两种情况最危险

原标题:80%的肝癌都是它引起的?这两种情况最危险

“医生,我体检查出有肝炎怎么办哦,会不会得肝癌?”
“医生,我得了乙肝会不会传染,要不要跟家里人分开吃饭啊?”
“医生,脂肪肝变成肝癌的可能性大不哦?”
又到一年一度的体检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就像在迎接一场来自身体的大考。拿到体检报告后,看到肝炎、乙肝、脂肪肝、酒精肝……等字眼时,心也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跟“肝癌”沾上边。
肝癌是一个“沉默的杀手”,往往一发现就是晚期。根据重庆市2020年新发肿瘤登记数据显示,全市肝癌发病率为29.94/10万,发病率排在第三位,死亡率排在第二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肝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肝炎距离肝癌有多远?生活中如何预防肝癌?今天这篇文章,“肝”货满满!
认识肝炎
肝炎(Hepatitis)是肝脏的炎症,由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酒精、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肝功能受到损害,进而引起的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
目前,已明确病毒性肝炎至少有五个类型,即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丙型最危险
甲型肝炎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或水或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而引起传染。戊肝病毒通过受感染者的粪便排出,并经肠道进入人体而进行传染,两者都不会造成慢性肝病,也不会引起肝硬化,并且患病后有终身免疫力。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可转为慢性肝病,可能演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乙型和丙型肝炎均通过血液传播,少数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唾液、精液、乳汁等感染,如夫妻之间、母婴之间的相互传染,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
此外,甲、乙、丁、戊型炎均可通过疫苗接种使感染得到预防。
得了肝炎,就一定会得肝癌吗?
“肝炎-肝硬化-肝癌”,称为“肝癌三部曲”。那么,得了乙肝,就一定会发展成肝癌吗?答案是否定的。
肝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过程,与肝炎、肝硬化有着密切关系。
10%-30%慢性乙肝患者经过至少5-10年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中又有5%-10%经过至少5-10年转变为肝癌,也有部分患者是肝硬化与肝癌同步发生发展的。反复频繁的肝炎活动,易于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等。
只要定期做肝脏相关体检,了解和监测病情,积极治疗,从肝硬化最终发展到肝癌的也只是部分人群。
男朋友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我会被传染上乙肝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等于乙型肝炎患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但肝功能等各项检查正常,没有肝炎症状和体征,体力上与正常人无异。
但没有症状不代表绝对的健康,当携带者体内的病毒处于不断复制阶段,那么肝脏组织会逐渐受损,发展成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是可以通过性传播的,建议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该定期去医院进行肝功能、乙肝五项、病毒载量等检查,看看是属于携带者还是属于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
如果已经和另一半发生了性行为也不用紧张,只要另一半有表面抗体保护,就不会被传染。
甲胎蛋白升高就可诊断为肝癌吗?
甲胎蛋白(AFP)常规应用于肝癌的筛查和临床诊断。AFP 作为一种特殊蛋白质,在婴孩时期正常肝细胞可以生产该蛋白质,成年后肝细胞即很少生产该蛋白质。
当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大部分肝癌细胞会恢复生产这种蛋白质的能力,因此,大部分肝癌患者血液里AFP明显升高。但有一小部分肝癌患者血液AFP可以正常,或轻度升高。此外,部分肝炎、肝硬化患者也可伴有血AFP升高。
因此,不能单一依靠血AFP检测来诊断肝癌,必须结合影像学检查(如肝脏 B 超、CT、MRI)、病理学检查等综合诊断肝癌。
早期症状不易察
出现这些症状需警惕
大部分肝炎患者在肝脏严重受损之前可能不会有任何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逐渐出现以下临床表现:
1.肝区疼痛:肝癌晚期常见症状之一,多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
2.肝肿大:约90%以上的患者肝脏呈进行性肿大,常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3.黄疸:一般于肝癌晚期出现。
4.肝硬化征象: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肝癌患者可有脾大、腹水、静脉侧支循环形成等表现。
5.全身性表现:进行性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
6.转移灶症状:如发生肺、骨、胸腔等处转移,可产生相应症状。
预防肝癌
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开始
戒掉最伤肝的习惯:暴饮暴食
东西吃太多会增加胃肠负担,诱发代谢相关性脂肪肝;吃早餐有助于中和胃酸和保护肝脏。少食咸菜等腌制食物,避免食用霉变食物。霉变食物中可能含有致癌物“黄曲霉毒素”,这个东西与肝癌很亲密,千万要当心。
戒掉最伤肝的习惯:熬夜
经常熬夜既导致睡眠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不利于肝脏的休息和自我修复。已经感染肝炎病毒的人群熬夜还会加重病情。别熬夜!别熬夜!别熬夜!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产生巨大的伤害。
戒掉最伤肝的习惯:酗酒
肝脏是人体内唯一能分解酒精的器官。长期大量饮酒(一般超过5年,折合酒精量男性大于40克每天,女性大于20克每天),可导致你的肝脏“发炎”,肝细胞不断“损伤—修复”引起肝硬化、肝癌。
高危人群需定期进行癌症筛查
对于高危人群,应至少每半年体检一次,项目包含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与肝脏超声检查。
常见危险人群有:
■ 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患者或携带者
■ 有肝癌家族史者,尤其是近亲中存在肝癌病史者
■ 酒精或非酒精性肝病者
■ 有慢性肝炎,尤其有肝硬化者
■ 长期食用腌制、烟熏、霉变等食品
■ 40岁以上男性
■ 长期居住在肝癌高发区
■ 代谢相关性脂肪肝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研究已证明,代谢相关性脂肪肝是一种会增加肝癌发展风险的疾病,预计代谢相关性脂肪肝将超过酒精和病毒性肝硬化成为肝癌最常见的潜在病因。
收好这篇“肝”货
一起保护我们的“小心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