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对于皮肤屏障/调节真皮免疫与抑制神经血管高反应性的研究

738

原标题:外泌体对于皮肤屏障/调节真皮免疫与抑制神经血管高反应性的研究

▷ 根据2017年《中国敏感性皮肤整治专家共识》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平均每3名女性中就有1名女性是过敏性皮肤,女性的发病率普遍高于男生,并且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作息习惯改变等原因,敏感肌的发生率在未来还在持续升高。

一、困扰世界女性的难题
▷ 过敏性皮肤的困扰并非我们独有,根据上述报告的数据显示,过敏性皮肤在全世界均有较高的发生率,欧洲约为25.4% ~ 89. 9%,澳洲约为50%,美洲女性为22.3% ~ 50.9%,亚洲女性为40% ~ 55. 98%,我国女性约为36. 1%,其中20~35岁是易敏高发人群,占比超过七成。

▷ 另外,据艾瑞咨询所做的市场报告指出,紫外线暴晒、刺激性食物、季节变换是导致敏感性皮肤的三大原因,均有超过四成的被访者是由于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而产生过敏性皮肤。
▷ 而在小红书平台的相关笔记里,敏感肌的数量仅次于美白,比补水、控油、抗皱等话题都要高,可见大众对于修复过敏性皮肤的关注度极高。
▷ 目前的研究认为,敏感性皮肤的发生是一种累及皮肤屏障-神经血管-免疫炎症的复杂过程。在内在和外在因素的相互作用下,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引起感觉神经传入信号增加,导致皮肤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增强,引发皮肤免疫炎症反应。

▷ 由此可见,想要改善敏感性皮肤,首先是要将皮肤屏障修复完好,从而回归到原有的保湿、调节炎症反应、抵御外来有害物质侵袭等等的正常功能。
二、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临床研究
▷ 目前的研究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 (HucMSC-Exo) 所含有的 wnt4 能够增强β -catenin 的易位与活性,进而促进皮肤细胞的增殖与迁移以及血管生成。

▷ 还有研究发现 HucMSC-Exo 能够减少皮肤缺损小鼠模型中的疤痕形成和肌成纤维细胞的积累。
▷ 这些功能主要依赖于 HucMSC-Exo 当中所包含的 microRNA,这些研究揭示了 HucMSC-Exo在皮肤区域使用中的潜在影响,但其对敏感皮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直到最近才得到阐明。
▷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科研团队选择了22位有敏感性皮肤的志愿者参与临床试验,22人年龄在18~55岁,5%乳酸刺痛试验评分≥3分,反复出现干燥、刺痛、灼痛、瘙痒等不适症状的健康志愿者22名,经知情同意后参与本研究。

▷ 为评估 HucMSC-Exo 对敏感性皮肤的疗效,首先由同一位皮肤科医生进行客观和主观症状评估。与基线相比,使用外泌体后 7、14 和 28 天,粗糙度、鳞屑、红斑等客观症状和紧张、灼痛或瘙痒等主观症状的评分均显着下降(p < 0.05);与基线相比,使用 HucMSC-Exo 后 7、14 和 28 天,干燥评分显着下降(p< 0.05)。然后计算改进指数。使用产品后第7、14、28天,客观症状和主观症状均有改善(分别为33.3%、29.6%、44.4%)。干燥症状在第 7 天(45.8%)有所改善,在第 14 天和第 28 天均有显着改善(分别为 75.0%、83.3%)。 三、研究结论 ▷ 尽管间充质干细胞 (MSCs) 已在组织和器官修复的研究中使用了很长时间,但最新的研究已发现 MSCs 所分泌的细胞外囊泡 (EV),其包括了外泌体和微泡,由于其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无毒性和一些特定的治疗活性等,正在取代 MSCs 在无细胞疗法中的作用。 ▷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所分泌的外泌体能够改善敏感性皮肤患者的临床症状、皮疹与皮肤指标,这包括 TEWL、水合作用、皮脂、pH 值等等。 ▷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外泌体可以通过修复皮肤屏障、调节真皮免疫与抑制神经血管高反应性来改善皮肤敏感状况。 ▷ 外泌体,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具有生物相容性与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可改善敏感性皮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疗法用于敏感性皮肤相关疾病的治疗。 注:以上图文内容来源网络,仅供学术交流,侵权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